写于 2016-12-27 。

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,还以为是机场书店成功学垃圾,事实上却是一本介绍心理学以及在如何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好书。书名原文是 “Succeed: How We Reach Our Goals”,这本书也是围绕“目标”这个概念,使用心理学的理论,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设置出合理的目标,让我们更享受达到目标的过程,同时也取得更大的成就。

人类自以为拥有自我意识,自认为能够通过我们理性的大脑控制自己的行为。但事实并不是这样。众多的实验表明,人类行为会受到来自潜意识的各种心理机制的影响,最终表现往往和理性大脑预想的不一致。

合理的目标应该是“具体的”,并且有足够的难度

具体的目标更容易实现。“尽力而为”或“做到最好”这类模糊的目标,起不到真正的作用,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目标到底是什么样子,时间、地点,越详尽越好。一个技巧是整理出“如果……就……”计划,就是实现想好,当某件事情发生时,我们就去做什么。

困难的目标才能提升自己。目标应该足够困难(但是能够达到),因为我们往往在达到目标后就松懈了,只有足够难度的目标,才能激发斗志和潜能。《重新定义团队:谷歌如何工作》一书中,提到 Google 鼓励它的员工设立足够大的绩效目标,因为只有想得够大,才能激发出潜力和创新。好的平衡是通过努力,绩效目标能完成70%。绩效考核,也应该看工作本身,而不是看绩效目标有没有完成。我们应该是为了实现一件事而工作,而不是变成为了完成绩效目标而工作。

两种看待目标的方式:“为什么”和“是什么”

面对一件具体的目标,大脑有两种思维方式:

  • “为什么”方式。试图理解一个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。
  • “是什么”方式。具体的行动步骤。

当我们需要动力或避免诱惑时,应该用“是什么”方式思考。当我们在做一件困难、生疏或耗时间的事时,“是什么”的思考方式能让我们专注于事物本身。

两种看待问题的方式:“进取型”和“防御型”

对一件事情的思考,可以分为“进取型”和“防御型”。前者是想要变得更好,后者是不想变得更坏。两种思维方式都很有用,前者能带来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,后者则带来稳健和准确。

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

目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:

  • “表现型”,注重结果本身。
  • “进步型”,注重对自己的提升。

聚焦“进步”,能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容易放弃,更不容易抑郁,并让我们更享受达成目标的过程。

心理上,人类的三种基本需求是:

  • 关联感,指与其他人产生关联,彼此相关。
  • 胜任力,指掌握能够完成一些事的技能。
  • 自主权,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自由掌控空间。

一个目标满足了人的这三个需求,才是真正合适的目标,也会让人们产生所谓内在动力,能让我们拥有更持久的耐力、努力的过程也会更快乐。而有些目标看起来很合理,比如对名利的追求,如果没有契合每个人内心的三种基本需求,那这些目标就是肤浅的、外在的,自然也不能提供持久的动力。为了达到外在目标所付出的努力,给我们带来的往往是更多的苦恼、厌烦和抑郁。

意志力肌肉

意志力就像肌肉,是会疲劳的,同时,也可以通过持续的锻炼让意志力变得更强壮。锻炼的方法是接受一个平时不太愿意做的小的挑战,一点点地坚持下来,意志力肌肉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。和肌肉的使用一样,充分的休息是必须的。

意志力能够互相感染,所以我们需要仔细地选择工作的环境和共事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