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乡土中国》读书笔记
写于 2016-10-17。
这本书成书于西南联大时期,距今70年了。这么久远的书,又是关于社会学,必然有很多过时的理论(比如书中关于计划经济的信心)。但至今仍被视为经典,就在于费孝通在书中提出了中国社会一个很本质的特征:差序格局。
差序格局,以及乡土中国的一切特征,都基于一个事实:中国人多以农耕为业,地在哪里,人固定在哪里。土气是因为不流动导致的。
所谓差序格局,“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。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拖出去的圈子的中心。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。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”。
涟漪可大可小,中国的家庭的规模也可以有巨大的伸缩性。费孝通认为,中国人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,就是应为我们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的势力变化而扩大缩小很多很多。人与人之间的合作,靠的是人情,互相欠着人情,所以需要往来,进而形成了合作。
作者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差序格局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。比如子曰:“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”。再比如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就是从中心逐渐向外。“克己复礼”,温良恭俭让、孝悌忠信等传统道德观,都是以个人问中心,向外辐射的。
与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不同,西方社会体现的是“团体格局”。团体中每个成员的关系是相等的,团体的核心是一个超越每个个体的核心价值观。所谓领导,只是这个核心价值的“代理者”。比如牧师是上帝的代理者,政府是宪法中自由、平等、民主等价值观的代理者。
由于个人中心,没有超越个体的核心价值,导致中国文化中的很多概念没有方式能够直接表达出来,只能借助各种各样的比喻。比如说“仁”时要回归到“孝悌忠信”,说“天下”时要回归到“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昆弟、朋友”。
由于固定、不流动,导致形成一个“熟悉”的社会,没有陌生人的社会。这就导致了契约和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无从发生。因为契约和法律是为陌生人之间的合作产生的。乡土社会的信用,靠的是不需要思考的熟悉性。缺乏变化的生活、长期的教育已经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。虽然法律存在,但维持秩序的是文化中的良心,即所谓礼治。礼治注重修身、克己,理想状态下不必有外在的监督。
政治的作用被教化取代。权利是分工体系的产物,乡土社会变化很少,文化是稳定的,教化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政治的作用,因为没有什么是经验和传统解决不了的。社会变迁加快时,传统的方法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,于是教化的力量变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