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《人类简史》:自由快乐的小白鼠
写于2018年7月29日。
作者尤瓦尔·赫拉利的上一本书是《人类简史》,以宏观的视角向后看,回顾了智人的整个发展史。而这本《未来简史》,则是以同样宏观的时间,主要依据最近500年智人的发展情况,向前推理了一些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。这当然不是严谨的,涉及到未来的书,无法严谨,但这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它是否能启发读者思考,基于历史,思考未来,再反观现在,从而对当下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,为自身的存在找到更多的意义。
全书的逻辑基于这样的事实:人本质上是算法,和所有其他生物一样,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实现。
作者认为,人类将在很短的时间内,攻克战争、瘟疫和饥荒,也就是彻底解决“生存”的问题。接下来人类所挑战的,则是不死、快乐和神性。
人类对不死之身的追求自古就有,随着生物和基因工程的发展,人类将逐渐掌握修改自身算法的能力,我们离永生似乎也越来越近,至少人类的寿命将持续地增长。新技术一开始肯定只能适用于少数人,作者推断,为了追求永生,有可能诞生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。
什么是快乐和幸福,随着我们对自己身体大脑的了解越深,就越发清晰地认识到,这只不过是身体愉悦的感觉,本质上还是生化反应,关键在于找到“兴奋”和“安宁”的剂量。我们已经开始使用药物帮助人体从抑郁和焦虑中解脱出来,更进一步,也能通过药物让所有人都更感到更幸福。
所谓神性,指的就是拓展人类的能力,相比于古人,现代人已经是神了,科技的发展,正在加速这个过程。
为什么活着,意义是什么?
人类文明开始的时候,人类给自己找到的活着的意义是某种虚拟的想象,埃及人一生付出各种艰辛的劳动,因为他们相信死后将进入另一个重要得多的世界。上帝的信徒们在做决定之前,会问自己上帝会对这个决定怎么看。
最近几百年,在全世界大部分地方,活着的意义,已经变成了寻求个人最大的幸福。即所谓的人文主义。人文主义最大的理论支柱,就是人拥有独立的自由意识。然而这并不是事实。就目前的理解,心理上至少有“体验自我”和“叙事自我”。所谓的自由意识,主要是指“叙事自我”。最直接的例子就是”峰终定律“:我们在产生观点时,所依据的是过去那些事情最后时刻的结果,以及过程中程度最大的结果,即峰值和终值,虽然这并不是理性合理的方法。换句话说,我们自认为的自由意识,很大程度上只是”偏见“。我们根本不了解自己。通过对大脑的电刺激,科学家能控制小白鼠的行为,但关键的是小白鼠自己会觉得那是自己自由意识的决定,没人在控制它。人类也一样,所谓内心的声音,所谓真正的渴望,只不过是某种特定的生化过程。通过生化上的控制,选择自己的欲望,那么欲望的选择,也不能称之为普通意义上的“自由”。当我们接受了根本没有真正的“自由意识”后,也许很多人会把选择权交给整个社会系统,因为它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。社会系统需要人类的创造和协作,但他不需要个人。
书的最后,作者设想了一种”数据宗教“:人只是算法,是数据处理的一个过程,永恒的只有数据,人类和其他所有的处理过程,终将烟消云散。在整个人类发展的云图中,每个个人只是数据流中的一点涟漪,终归于平静,然而数据永远在生长,作为信息本身在熵增的宇宙中逆流而上,具体的物理载体,则不断地变化。人类,不过是这个进程的一部分。
总结全书,人类本质上是算法,自由意识并不“自由”。所谓活着的意义,是我们赋予自己的,本质上还是生化反应。其实这并不消极,并不代表我们活不活着无所谓。因为我们无法真正地了解自己,哪怕自己的欲望是可以被定制被选择的,那也还是自己的欲望,小白鼠还是自由而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