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于2017-02-19。

作者采铜心理学专业出身,在书中用大量的事例,从心理学的角度,阐述了他对时间和学习的看法。虽然都是些零零碎碎的知识,不成体系,但也能启发一些思考,值得一读。

郑重地对待时间

作者认为应该以“郑重”的态度对待时间,这个观点来自梁漱溟。所谓郑重是指“不敷衍、不迟疑、不摇摆,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,自觉而专注地投入”。应该建立一种平衡的时间观:不过分沉浸在过去,又以过去为依托,不盲目向往着未来,又相信时间和积累。这是一种“延伸的当下感”(extended now,来自于瑞典心理学家 Lindvall)。关键在于平衡,在于取舍。一方面为了更好的未来努力,一方面又能够享受当下的美好。很喜欢书中引用的朱光潜的话:“做学问,做事业,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。人生的第一桩事是生活。我所谓‘生活’是‘享受’,是‘领略’,是‘培养生机’。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,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去其真正意义与价值。”

秉持郑重对待时间的态度,作者给出了一些建议:

  • 工作可以“快”起来,而生活应该“慢”下来;
  • 删减不必要的事情,选择那些“半衰期”长的事情;
  • 主动式放松(比如做感兴趣的事)比被动式休闲(比如看电视)更有意义;

人生的格局

作者认为,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,应该看它是否与我们的最高目标一致。要用于说不,因为绝大部分事情与最高目标没有什么关联。而目标的确定,取决于一个人的“格局”。作者提出了四个层次的格局:

  • 零度格局:盲众。没有独立思考能力,只是追寻潮流,生活在别人的观点中。
  • 一度格局:逐利者。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,注重与逐利相关的各种知识技能。
  • 二度格局:理念人。为理念而生,准求和捍卫他们心目中的真理。
  • 三度格局:至善之人。认为自己对芸芸众生负有责任,所做的事情时为了增进人类的福祉。

书中引用了史怀哲的一句话,来表达三度格局:“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。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,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。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。”

史怀哲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电影《云图》,从子宫到坟墓,无论在什么时间,人与人之间都连接在一起,构成一幅跨越时空的云图。

即刻行动,及时反思

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“象与骑象人”的隐喻,说的是大脑就像一头大象,我们意识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,很大部分工作是隐性的。作者引用了唐纳德·舍恩的观点:“‘三思而后行’不一定正确,很多时候甚至可以是‘行动先于思考‘的,因为‘人们的机智行动是高度技巧及复杂推理而形成的,而其中绝大多数又是隐性的’,因此在行动之后反思,可能会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”。即刻行动和及时反思相辅相成,没有反思的行动是盲目的。

充分利用大脑隐性的部分,作者也给出了一些技巧。比如关掉大脑中评价的声音,适当引入随机,借助纸和笔扩充自己大脑的思维空间等等。

边做边学

作者认为求知分为三个层级:信息、知识和技能,最有效的学习方法,是把知识当成是一项技能来学习。这一点自己也很认同,比如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,最有效的就是用这门语言做一个小工具。比如学习一门新科学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针对一个问题做一个调研,写一篇论文。让自己有所输出,写文字、给被人讲解等,也是一种做的方法。大脑很“懒”,你以为自己明白了,实际上往往并不明白。输出的过程,就是让大脑真正去思考、归纳、总结、创建知识关联的过程。

我认为,一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,就像在纸上画一棵树,主要有两种方法。一是系统地对某项知识进行学习,就是先画树干树枝,再逐渐填补树叶。二是零散知识点的学习,就像是先一点一点地画树叶,可能这里一片那里一片,互补相连,也看不出是一棵树来,之后某个时间正好画树干树枝时,会发现这一片的树叶早就画好了,突然之间这些树叶就有了联系,形成了体系。两种方式无所谓孰优孰劣,大段固定的时间适合画树枝,碎片化时间适合画树叶。

作者也有类似的观点:大部分的时间进行既定领域的深入学习,即主业,但一定要有小部分的时间广泛涉猎,进行各种领域的探索和尝试,不期望从中得到明确的利益,但能让我们以新的维度看待事物,能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,能让我们捕捉到未曾预料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