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于 2016-09-26。

凯文凯利的《必然》这本书,讲的是他眼中世界的趋势。作者认为,科技在本质上有所“偏好”,这种偏好形成了一个流层,世界的种种变化都发生在流层之上。理解流层本身的属性,有时候比掌握具体的事物重要。比如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东西之一:科学。科学本质上是一套方法,是对流层的描述。

KK提出了12个互相关联起来的趋势。

(一) 形成(Becoming)

核心观点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。在整个宇宙熵增的过程中,由于自组织的存在,人类文明得以逆流形成一道熵减发展过程,而且这个过程正在加速。每个人在每一年遇到的新事物会越来越多,我们处于一个“形成”的时代,新的东西不断形成,而每种具体的事物的生命周期都在缩短,每个人都是菜鸟。所以,只能通过对方法、思维的升级训练,才能够在这个加速变化的世界中掌握主动权。

所以见识很重要,尤其是自己专业之外的见识。专业上具体的东西,很有可能是会快速迭代的甚至彻底改变的,唯一不变的是自己的思维模式、方法论和学习能力。有机会就多走出去多感受多经历,没机会就多看书,两方面的书特别重要,一是各个领域的通识书,二是历史书。为自己培养出一套思维和方法论的体系。千万不能把自己局限于某个细分的领域。

(二) 知化(Cognifying)

人工智能将在我们的生活将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,广度上,不同特质的人工智能将深入我们日常生活几乎所有的方面,深度上,人工智能讲越来越“智能”。数百种不同特质的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紧密结合在一起,解决更多的问题。人工智能将从事大部分目前由人类从事的工作,当然更多种类的工作也会产生出来,这些工作需要的是“人性”。通过人工智能,我们能更好地定义人性–我们到底是谁。人工智能当然是智能,甚至有可能发展出意识,但这和人类的意识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,也没有可比性。不能说“人性”比“AI性”高级,各有各的方式,各自代表不同形式。

我自己并不觉得“奇点”会来,我觉得,最终人类智慧和AI都会发现,我们之间是互补的,是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,我们会变得互相依存,最终没有什么纯粹的人类智慧,也没有什么纯粹的AI。

(三) 流动(Flowing)

一切事物都在流动, 从个体、批次、独立和一次性向着连续、服务、组合和持续性发展。流动的本质是速度的加快:当足够快、足够及时时,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就表现出了流动性。基于科技和制度的进步,陌生人之间更加相信彼此,愿意把自己的未来建立在对别人的信任之上。

(四) 屏读(Screening)

屏幕,无论是普通屏幕还是VR、AR,将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最主要方式。是人与人、人与AI间交互的最主要接口。越来越多的物品都会带上屏幕,这基本上已经是事实而非预测了。有望改变这个事实的,只能寄希望于脑科学发展到能让人们“直接”感受了。借助屏幕,借助数字化,人们事实上能让书发挥出它本来就应该拥有的能力,如KK所说:“书是一种变化,是思考、写作、研究、编辑、改变、分享、社交、知化、祝贺、营销、进一步分享、屏读等动作的持续流动。被人批注、标注、标记、收藏、总结、参考、链接、分享、传播,才是书籍长久以来真正想要的。

(五) 使用(Accessing)

这个世界上的物品越来越多,我们每一天接触到的物品也越来越多,停留在大部分物品上的时间都很少。于是世界的发展越来越走向“使用”而非“拥有”。越来越多的产品会以服务的形式提供出来。人们真正拥有的,可能是那些深度定制过、或者是能提供非常特别体验的东西。

现在越来越多的DIY店和私人订制服务,正是体现了这种趋势。未来,实体书可能会很贵,因为买一本精装实体书就像现在去买一把青铜剑一样,更多地是收藏和品鉴了。

(六) 共享(Sharing)

世界正在朝着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。人们通过共享和合作,能产生出大于中心化组织的能量,整体优于部分之和,1+1>2。

共享技术的目标是同时最大化个体自主性和群体协同力量,这事实上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之一。个人自主性让人们觉得自由,觉得幸福,但简单地把自由的个体集中到一起只会带来混乱最终崩溃。健康的制度、方法和文化的发展目标,就是在提升每个人的生活质量的同时,增加整体的力量。

KK还认为硬件资源也会朝着去中心化发展,所以可能会形成由几亿个个人计算节点组成的计算集群。去中心化不代表没有中心,事实上需要有一层薄而权威的中心,才能使整个系统不至于崩溃。这就是所谓自上而下的智慧。毕竟更接近真理的还是少数人,群体性的行为往往是幼稚荒诞的。

共享不代表无偿,事实上,只有对每个人有明确收益的共享组织,才能生存下来,靠理想和情怀支持不了多久。

(七) 过滤(Filtering)

前面几条都建立在同一个前提上:物质和信息越来越丰富。问题是人类的精力有限。现代时候最值钱的,就是人们集中精力的时间。所以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过滤系统,帮助我们不至于淹没在信息和物质的洪流中。

目前的过滤器,有一个致命的问题,即所谓“过适(overfitting)”。过滤器会让我们进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漩涡,从而对任何与标准存在细微差别的事情都会被排除在外, 即使我们原本可能会喜欢它。一个结论就是现在社会就存在的各种圈子。每个圈子中的人只看得到自己圈子的事,因为其他事情都被过滤了,于是以为这个世界就这么大,就这么几种人类。显然这种过适会使人们的思维变得僵化。也再一次印证了见识是有多么的重要。

更有用的过滤器会逐渐学习,会保持开放,会和其他过滤器交流融合。

(八) 重混(Remixing)

物质和信息越来越多,通过过滤器,我们可以把东西拆分为零散的元素,而在这些元素上的再创造(Remixing),将创造出更多,也有可能是更好的东西出来。

软件工程已经初步有这样的感觉,大家通过把各种各样的工具、模块、系统组合链接起来,成为一个新的定制化的系统。

重混趋势带来的一个附带趋势就是,产品和事物会更加朝着模块化接口化发展,让拆解和重混都更容易。

(九)互动(Interacting)

这一章的核心观点就是虚拟现实技术讲有巨大的发展,讲改变人与机器、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。

人类交互方式的发展,基本上是传说、口头、书信、照片、声音、视频,技术趋势是越来越能模拟真实的就在眼前的对象。视频在向前一步,当然就是VR,再向前,就是全息VR。到那时,距离给我们带来的不便以及很小,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候,我们不会有距离的概念。人们也不用聚在一起工作,因为这和在家里通过VR工作是一模一样的。

(十) 追踪(Tracking)

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将会被追踪记录。身体情况、行为、社交、一切一切。通过这些记录还原的自己,比我们自以为的更接近真实的自己。这些记录,将成为很多判断的依据。而且很大一部分还会成为半公开的,人类分享的冲动胜过保持隐私的愿望。

具体事情的记忆不在那么重要,因为一切都被记录下来了,通过搜索,我们几乎可以把经历过的任何事情重温一遍。当然在脑科学发展到能直接记录和产生感觉之前,感觉本身还是不能被记录的。而那之后,人类文化将会有一次重大的变化,因为文化生长的基础之一就是时光一去不复返,而当我们能还原感觉时,我们就一定程度上地得到了时间旅行的能力。

(十一) 提问(Questioning)

在互联网时代,人们似乎变得更加浮躁、更加肤浅。KK觉得事实上并没有,我们只是改变了几百年来固有的方式。一切都更快,每一个动作都几乎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,越来越多的陌生人之间的写作,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让人们能够自由地获取和表达。换句话说,我们的选择拓宽了,KK认为“更多的自由、选择和机遇是我们进步的基础,也是人性和个人幸福的基础“。人们看起来似乎总是在做一些没有深度、浪费时间、碎片化的事,然而这就是这个时代最有效率的方式,快速地获取、快速地反馈、快速的推翻和重来,每个人都比过去得到了多得多的信息,也有多得多的机会形成和表达自己的想法,这些想法又会作用于其他人。

之前一段时间,自己也会认为世界越来越浮躁了,我们需要静下心来,但现在更明白,浮躁只是表象,底下是每个人思考力的提高,而通过建立自己的过滤器,通过对事物发展过程的理解,我们就能从浮躁中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,这比浮躁社会来临之前容易得多。

答案变得越来越廉价,问题则变得越来越有意义。因为一个问题的提出,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事物,是创新的源头。KK说:”一个好问题是机器将要学会的最后一样东西“。

(十二) 开始(Beginning)

这一章,作者对更远的未来做了猜想。整个地球、整个人类文明将成为一个整体,每一个个人,每一个AI都是其中的一部分,对此我们知道,但却没办法感受到整体意识的感受。现在,就是这个进程的开始。